热烈祝贺数学资料网建站十周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学资讯 >> 数学名家 > 内容页

数学泰斗熊庆来

时间:2013年02月26日来源:http://shuxue2013.com/作者:数学资源网点击:
他,大器晚成、屡遭逆境,他是国际数学界的斗士、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的创立者,他就是中国数学家,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杨必成教授。

    被誉为“数学泰斗”的熊庆来,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他在担任云南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校长时,云大得以跻身于全国著名大学,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如今,在云南大学熊庆来的旧居,仍然充满着学术和高洁的气息。站在这里,你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品到文化的厚蕴,穿越时空凝望大师,思考历史和人生,留下永远的记忆。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农历9月11日,出生于弥勒县竹园坝子息宰村。父亲熊国栋曾在河北赵州与云南巧家任过“儒学训导”和“儒学教谕”的“进士”,他在家排行老二,他的名字,寓意聪慧过人,鹤立鸡群。
  
  熊庆来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他在传播西方近代数学、开拓我国近代数学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使中国数学科学的整体教学和研究水平有了很快的提升。被誉为“数学泰斗”;熊庆来曾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世界数学会议,成为唯一的中国代表。他在担任云南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校长时,因成绩卓著,成为云南教育史和云南大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云大得以跻身于全国著名大学,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远涉重洋到法国求学
  
  天分极高的熊庆来,从四五岁开始启蒙教育,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喜好诗词,且写得一手好字,并对绘画充满兴趣。不久,他就读于新式学堂“朋普学校”。众多的“中学”和“西学”课目无一不使庆来着迷,他博览群书眼界大开。父亲的两位朋友庄从礼和赵凤韶主动教他数学和法语,并说服父亲同意他考到昆明成德中学读书,接受近代科学的启蒙教育。
  
  四年苦读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方言学堂和云南高等学堂。期间还因参加反对英法霸占七府矿权的运动而受到校方当局的“记过”处分。
  
  1911年辛亥革命后,高等学堂停办,庆来考入云南地方当局为向欧美派遣留学生而举办的,直接由洋人授课的省立一中附设的英法文专修科学习法语。这位乡村来的学子在短期内的语言接受能力令老师惊叹不已,这得益于其从小诵读诗词古文造就的非凡记忆与模仿力。
  
  1909年,熊庆来与虹溪镇一位教师的女儿姜菊缘结为伉俪,从此组建家庭一路走过风雨人生。婚后,熊庆来以名列第三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为留学比利时的公费生。当时,这批留学欧美的公费生一共有13人,分别学习矿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工等专业。熊庆来来到比利时,进入包芒学校预科班,攻读采矿专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占领比利时,熊庆来离开比利时,辗转荷兰、英国,最后到达法国。他根据当时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进入圣路易中学专修班改学理科。他给家父来信写道:“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谚语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
  
  在法国求学期间,熊庆来先后在格诺布大学、巴黎大学、马赛大学、蒙伯里大学等欧洲的名校学习。科目有普通高等数学、高等分析数学、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等。他的优异成绩使他得以广泛接触法国的科学家们。他聆听过居里夫人所作的《核裂变与政治的、科学的、军事的意义》等学术报告,使他眼界大开。他以巴斯德、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作为自己的楷模,从思想、情操、道德、情趣、人生理念诸方面为自己确立了准则。
  
  数年间,他用法文发表了《无穷极之函数问题》等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充满着东方人对数学奥秘求索与求证的睿智,其独特精辟严谨的论证博得了法国数学界的交口称赞。
  
  熊庆来的这些成就是在一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经济窘迫,一文莫名,心情郁闷,忧患祖国,积劳成疾患上肺结核,被迫中断学业,前往瑞士治疗和休养。在这里,熊庆来有幸结识了旅居瑞士的杨武之,也就是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父亲。二人从此成为终身挚友。
  
  28岁被聘为国立东南大学教授
  
  1920年,28岁的熊庆来获得了马赛大学的理科硕士学位,他的诸多学习研究科目的成绩令人瞩目。1921年春天,他回到故乡云南,拟与董泽等人筹办一所大学以报效桑梓。但那时的云南,兵荒马乱政局动荡,筹建大学的计划一时中断。熊庆来随后来到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路政学校任教。
  
  也就是在这一年,刚开办的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的校长郭秉文,诚恳地寄来聘书,邀请熊庆来担任教授去创办该校的算学系。熊庆来带着妻子和八岁的儿子秉信来到了龙盘虎踞的南京,就教于东南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多年后,熊庆来曾动情地说,郭秉文当年给了他“三个意外”:第一,他在云南意外收到了南京的聘书;第二,他原以为来了至多是个讲师,却意外被聘为教授;第三,对于他这样一个刚刚回国,未及“而立”的年轻人,如果说做教授还不是绝无仅有的话,那么担任国立大学的系主任可能真的是匪夷所思了。
  
  在这里,年仅28岁的熊庆来不仅被聘为教授,还被委任为系主任。他把近代数学引进国内,与中国老一辈数学家一起,对一些后来成为中国科学界基石的数理学家精心培养,使他们从这里走进科学的殿堂。他编的讲义有些至今仍是理工科大学的教材。熊庆来因此成为中国近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和数学界的“伯乐”。
  
  1926年,清华学校改办大学,校长梅贻琦聘请熊庆来去创办算学系。他在任清华算学系系主任的九年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又辛勤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杰出人物,如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杨乐、张广厚和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钱三强、钱伟长、赵九章、赵忠尧等。发现和培养华罗庚的故事,就是在这时发生的。这个来自江苏金坛中学的事务员,就是以一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而为熊庆来慧眼看重,安排他在数学系图书馆工作,使他有了研究的条件,5年中成为研究员,并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数论及分析领域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发表的《单垒数数论》成为国际数学界的鼎立之作。他的夫人姜菊缘为培养人才,还常当去自己的衣物首饰资助学生。
  
  熊庆来在传播西方近代数学、开拓我国近代数学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使中国数学科学的整体教学和研究水平有了很快的提升。其间,熊庆来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世界数学会议,成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并利用清华规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前往巴黎专攻函数论,于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得到的第一个最高学位。他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级],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他因此成为国际著名的年轻数学家。他还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份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会刊。
  
  回家乡担任云南东陆大学校长
  
  1937年夏天,因云南东陆大学发生“学潮”,校长何瑶呈请辞职。应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之请,熊庆来放弃了清华大学优越的教学、研究、生活条件,在7月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来担任云南东陆大学校长。刚来昆明时,他们一家住在武成路的义兴巷。
  
  1937年8月1日,44岁的熊庆来踏上云大会泽院前的95级台阶,正式出任校长,他的心情激动而复杂。当时的省政府主席龙云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他提出提高教职员工工资水平的要求和约法三章:校务行政省政府不加干预;校长有招聘、解聘教职员之权;学生入学须经考试录取,不能凭条子介绍等要求,也得到了欣然同意。为此他充满信心。
  
  熊庆来后来回忆说:“我鉴于那时国家教育、学术发展甚不平衡,感觉能在西南经营一健全的大学,应有重大意义,尤其当国势艰难之时。我认定只有在云南办好自己的大学,使很多青年易得深造机会,不必舍近求远,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一年后的1938年7月,云南大学从省立改为国立。
  
  这位性格平实、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讲一口低沉慢语速云南话的校长,有条不紊地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教师聘任、招生制度和学校管理诸方面对云大进行改造。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慎选师资,提高学校地位;严格考试,提高学生素质;整饬校纪;充实设备;培养研究风气等5条原则,并大量引进聘请优秀教师和学者到校任教。
  
  于是,在熊庆来任校长的11年中,云大从原有的3个学院发展到5个学院18个系和3个专修科,学生增加了3倍,名师云集,为改变云南教育和文化落后的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熊庆来勤俭办学,事必躬亲,以身作则。在他的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下,学校教学管理井井有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可以安身立业的地方”,毕业生的素质能与一些老牌大学相媲美。外表的浮华,机巧的欺谎,曲折的手腕,都是他所排斥的。由熊庆来亲自作词的云南大学校歌很好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希望。
  
  1948年,熊庆来与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起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教育大会。由于云大成为“民主堡垒”。在熊庆来离校不久,便被当局宣布解散整顿,熊庆来随即被解职,停发薪金。随即,熊庆来的夫人姜菊缘带着子女离开了云大校长寓所,迁往钱局街敬节堂巷居住。
  
  世界教育大会结束后,熊庆来暂留巴黎做研究工作,后不久却因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但他始终意志坚强,继续坚持从事研究工作,拒绝台湾邀请。1957年6月,在《关于亚纯函数及代数体函数,奈望利纳的一个定理的推广》一书完成后,熊庆来回到祖国,来到北京,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第3届委员\4届常委等职。他拖着伤残的身体,为国家培养数学人才,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杨乐、张广厚就是经他精心指导的。“文革”期间,熊庆来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受到冲击,1969年2月3日夜含冤而逝,终年78岁。9年后的1978年3月,中科院为熊庆来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八宝山革命公墓。华罗庚为恩师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哭迪师》的挽词。

相关文章:
分享到:
已有 人参与所有评论